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最新消息

基隆女中參訪臺大農陳館啦!

雖然整個北台灣連日下著毛毛細雨,且氣溫冷冽,基隆女中的高一同學還是在二次段考後來到臺大博物館群參訪啦!這次的參訪主要由臺大生傳系大四的學生,志中負責擔任導覽員。導覽期間,志中先是為基隆女中的同學們介紹農館建物的獨特設計,又進一步介紹了館內的「飛鳥踏田」特展,將乘載著台灣農業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農業陳列館,仔細地向學生介紹。

 

在活動的導覽中,由張肇康先生領頭設計、建造的建築內外型,在導覽的一開始,引起了同學的討論。不管是中國傳統的建築特色—屋頂、內凹迴廊、高臺、紅柱如何創意呈現在建築物中,抑或是承襲現代主義建築師—柯比意的簡單明瞭建築工法,都是農陳館被譽為「最小建物中有最大設計密度」的原因。除了建築外部別出心裁的設計外,從建築內部毛玻璃透映出的稻穗及稻葉模樣,也讓同學驚呼的巧思。

 

走過農陳館一樓的實驗林商店及種子生活節展區,來到農陳館二樓,基隆女中同學馬上被展設的模擬稻田區吸引。在這層樓的導覽介紹中,導覽員主要介紹了飛鳥踏田展區中,豐岡市及東方白鸛間的和諧共處方式,希望可以傳遞有機農業、里山倡議等強調人與自然共處的生活方式。除了豐岡市的案例,導覽員也介紹了台灣的案例,包括摒棄落葉劑而發展出的屏東老鷹紅豆、強調友善環境種植的宜蘭深溝示範區,都讓基隆女中的同學意識到臺灣正有一群農友們默默地為友善農業努力。

 

風塵僕僕來到農陳館的基隆女中同學才高升上高一,對於台灣農業的認識可能幾乎都是從課本上得知的。僅僅近半小時的導覽時間無法做到深入淺出的詳細介紹,但的確也讓這群高一的學生更加認識了台灣農業。農陳館在展區的陳列受限於題材,難有趣味富饒的互動,但如果靜下心觀察農陳館的建築、展區,相信每個觀展人都可以獲得不少新知。當然,大家下次來參觀的時候,也可以直接請我們展館的志工協助導覽介紹喔!